1農業觀光采摘園定位:采摘園定位為一個集農業現代化生產,科研成果轉化,農資信息交流,并具有開發經營、博覽示范、知識教育、農業觀光旅游等綜合性、多功能的多元產業基地的觀光采摘園。這樣不僅可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促進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吸引國內外資金投向農業,帶動周邊地區和相關產業發展;并且還能滿足人們的休閑需求,優化、美化環境,分流農村剩余勞動力,以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力,擴大農村社會的開放度,最終在經濟與生態關系得到協調的同時,使資源得到綜合利用。以文為脈,以水為綱,以綠為本,結合用地的現狀特點,運用現代造園手法將其設計成為以采摘為特色,集生態、休閑、示范、科普和文化教育五位一體的現代農業生態景觀。更多機會,就在四川生態農場聯盟。
2設計理念與規劃原則
2.1 設計理念
觀光采摘園區在建設中,景觀規劃用破與立的方式而非傳統的農業生產建設,以城市--農田作為一個城市整體為出發點,強調了與城市生活的對話,形成了“可覽、可游、可居”的環境景觀,構筑出了“城市—郊區—鄉間--田野”的空間休閑系統。更多機會,就在四川生態農場聯盟。景觀規劃設計充分以原有綠化樹種、農作物為植物材料進行園林景觀的營造,園林小品風格自然淳樸,不同樹種、品種的觀賞價值進行安排,使人們在休閑體驗中領略到農耕文化及鄉土民風的神奇魅力。
2.2 規劃原則
2.2.1生態的原則
旅游勢必會帶來大量的污染,園區自身的生產生活需要注意生態方面的要求,重視環境的治理,更不要對自身和周邊產生不良的影響。景觀規劃的生態原則是創造園區恬靜、適宜、自然的生產生活環境的基本原則,是提高園區景觀環境質量的基本依據。
2.2.2經濟性原則
開展旅游觀光和進行園林的改造無非是為了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規劃設計當中要把經濟生產融合到園區建設中來。更多機會,就在四川生態農場聯盟。尤其對于各類采摘園來說,采摘的經濟效益很高,規劃設計要能夠使采摘進行的更好,同時注重在非采摘季節吸引游人,更好的提高經濟效益。
2.2.3參與性原則
游客只有廣泛參與到園區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多層面的體驗到農產品采摘及農村生活的情趣,才能使游客享受到原汁原味的鄉村文化氛圍。
2.3.4突出特色的原則
特色是旅游發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競爭力和發展潛力就會愈強,因而規劃設計要與園區的實際相結合,明確資源特色,選準突破口,使整個園區的特色更加鮮明,使景觀規劃更直接地為旅游服務,為園區服務。
2.3.5文化渲染的原則
農業也是一種文化的體現,所以在園區的景觀設計中應深入挖掘出其內在的文化資源,加以開發利用,提升園區的文化品位,以實現景觀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2.3.6多樣性原則
不論是觀光旅游或是專題旅游,不論是團隊旅游或是散客旅游,都要為旅游者提供多種自由選擇的機會[5]。園區景觀規劃的多樣性原則即要求在旅游產品開發、旅游線路、游覽方式、時間選取、消費水平的確定上,有多種方案以供選擇;更要求園區品種選擇、景觀資源配置突出豐富性、多樣性的特點。
2.3.7整體規劃,分期開發原則
鳳凰苑觀光采摘園的開發采用整體規劃、分期開發、逐步完善的形式,以解決開發過程中的融資問題,為整個園區進入良性循環作好充分準備,并且充分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益。
3 植物配置
鳳凰苑觀光采摘園種植總體設計如圖1所示。
3.1 重點突出果樹景觀,兼顧植物多樣性
在果樹種類和品種選擇方面,首先要考慮喬化果樹、矮化果樹、藤本果樹和草本果樹的有機結合。同時,配以四季花卉點綴其間在喬化果樹林下配植耐陰植物如蕨類植物、紅豆杉、麥冬等,也可配植香花或香草類植物,以達到果園香化的效,并提升休閑果園景觀效果。更多機會,就在四川生態農場聯盟。在早熟果園,如櫻桃園,應選擇春花植物點綴;杏園宜選擇夏花植物,對于晚熟果園,宜選擇夏花和秋花植物點綴園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對環境和健康有害的植物,不宜引種在果園。其次,隨著果樹新品種的大量涌現,主栽果樹早、中、晚熟品種資源豐富,合理搭配,可以延長果實采收期,延長觀光、采摘周期,力求果園在春夏秋季花果芬芳。
3.2 果樹的選擇應遵循適地適栽的原則
選配當地特有的果樹品種,體現地方風格,建立地方特色。根據立地條件,特別是園地的溫度、光照、土壤、地下水位及地形地貌等特征,選擇適宜當地栽培的果樹種類和品種。在立地條件較好的地塊,應以發展水果為主,在立地條件較差的地塊,以發展干果為主。更多機會,就在四川生態農場聯盟。并利用科學方法將果樹常規栽培和設施栽培、反季節栽培結合起來,采用有機農業措施,生產出有機果品。另外還要盡量選擇耐旱、耐寒、抗病蟲害品種,以便果樹的養護管理。
3.3 盡量選用觀賞和食用兼用果樹
除考慮生產果品外,還要配置賞、食兼用的觀賞果樹,如重瓣紅石榴、美洲觀賞海棠、紅肉蘋果等,力求常年花果飄香;觀賞桃栽培,可選菊花桃、紅葉桃、緋桃、紅垂枝、灑紅桃、紅壽桃、滿天紅和黃金美麗等。其中,菊花桃花瓣形似菊花、新穎別致,滿天紅和黃金美麗花色粉黛;觀賞棗栽培,可選種果形、果色各異的桐柏大棗(果個大)、沾化冬棗(鮮食、晚熟)、臺灣大棗(鮮食、晚熟)等。
3.4 突顯科技示范功能
選栽名、優、新的品種,拓寬觀光知識面,突顯科技示范功能。同時園內所有果樹掛牌標明科、屬、種、產地、分布及栽培特點等,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
3.5 注意植物之間的生物關系
在園林建設中,如果能利用果樹這些相生相克的關系,趨利避害,將對豐產豐收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葡萄種植在柏樹旁邊,果實很難成熟;蘋果和櫻桃植在一起,能結出更香更甜的果實;梨樹林周圍五千米內不能栽種檜柏,否則,容易發生梨銹病,這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嚴重時落葉落果,造成減產;榆樹或桑樹栽在葡萄旁并作支架,葡萄長得格外茂盛,產量也很高。
3.6市場競爭的原則
品種選擇既要考慮“物以稀為貴”、“攻淡補缺”等市場競爭的原則,又要考慮中小學生春游、“五一”黃金周、暑假、9~11月學生秋游、“十一”黃金周等。
4景區劃分
根據園區現狀及園區定位,結合村田分布及交通狀況,現將該采摘園劃分為如圖2所示的幾個景區:采摘區(百果盡染景區、櫻蘋攬月景區、春落暗香來(石榴)景區、桃園梨香景區、金秋彩裝(山楂、銀杏)景區、葡萄園區),折水映趣景區,更多機會,就在四川生態農場聯盟。鄉野趣味娛樂區,隔岸聞香景區,科普景區,科技示范中心。
4.1 采摘區
該區按采摘的主要樹種又分為一下幾個主要景區:
4.1.1百果盡染景區
該景區位于主入口附近,區內遍植各類花果樹,它們隨四季變化盡現園內花開花落、果實成熟的大自然景觀,是采摘園景觀集錦。更多機會,就在四川生態農場聯盟。早春杏花滿枝綻放,隨后桃花朵朵開,當春去夏來時,石榴花飄香,桃杏果滿樹:梧桐落葉時,石榴掛滿枝,銀杏金葉又金果。
4.1.2櫻蘋攬月景區
位于主入口東側的櫻蘋攬月景區,充分利用果樹間的種間相生關系把櫻桃和蘋果栽植在一起不僅不影響彼此的生長,反而能使果實更香更甜,尤如摯友間共同攜手攬得一片天空一彎月,不禁讓人體會深深,體會到奇妙的大自然之趣。
4.1.3春落暗香來(石榴)景區
“春花落盡海榴開,階前欄外遍植栽。紅艷滿枝染夜月,晚風輕松暗香來”。更多機會,就在四川生態農場聯盟。春花開過高大的梧桐樹下,片片紅艷石榴花開,這不僅包含了一種自然庭院之美,如此之境又不乏大自然之趣。夏去秋來,石榴旁坡地上滿樹的柿子和經冬不落的黑棗,不僅豐富了季節變化,增加了立體層次,同時也賦予它了一種文化底蘊。
4.1.4桃園梨香景區
該區位于子駭湖大水面附近,種植大片桃樹和梨樹。早春湖中優美的桃花倒影,岸邊桃紅柳綠,無不盡染了園區的湖光春色。
4.1.5 金秋彩裝(山楂、銀杏)景區
該區位于次入口北側,借助原有的高坡,在原有地形基礎上加以改造。金秋十月,紅果滿坡,坡旁主路上片片金黃的銀杏葉,又給園區添上了濃濃的彩裝。一幅金秋彩裝躍然園內(局部效果如圖3所示)。
4.1.6葡萄園區
該區位于東入口西側,過路花架下串串葡萄墜于其下,使人不禁想摘下來品嘗一番。旁邊的草亭中豐富的葡萄品種宣傳,讓游人大開眼界的同時又可以了解葡萄文化。更多機會,就在四川生態農場聯盟。另外還充分利用了葡萄與榆樹的種間相生關系,在葡萄架旁栽種了榆樹以增加葡萄產量。
4.2 折水映趣景區
該區圍繞園區內的子駭湖,沿岸設置垂釣、水上攬景等活動,再現溪流濕地、小橋流水、石凳汀步等景觀。大小水面結合,大可體現動感、開闊的效果;小可營造出寧靜、幽深的氛圍。而且,水面的分割與聯系主要是亭、橋、水上觀景臺等建筑小品結合園區整體風格來烘托營造。
4.3 鄉野趣味娛樂區
該區設在次入口東南,柿子林下。此處的鄉野趣味娛樂有別于一般公園游樂場,主要借助鄉村野外的自然生態環境,運用林間土道,木板鏈橋、繩索、秋千、沙坑、泥池等環境融入現代科普知識的自然陳列,共同構成情趣多變的動態游憩空間更多機會,就在四川生態農場聯盟。開闊的林下空間,趣味的小品等無不滲透著大自然的野趣)。
4.4 隔岸聞香景區
該區位于園區東南部,緊鄰徒駭河,沿河設路,隨路觀景,成帶狀景區。本區采用了借景的手法。對岸原為一苗圃基地,后改建為富有鄉村氣息的別墅區,且仍保留了原苗圃地的大量的丁香、珍珠梅,所以游人在此區不但能觀園內百果爭寵,而且還能隔徒駭河攬對岸桃紅柳綠之景,聞對岸鳥語花香。
4.5 科普景區
此區的花地廣場是一個開敞的花木甬道分割成的成放射狀的不規則廣場,并通過游路向東南方向與展覽大道相接,共同構成一個科普展覽地。運用規則式分割手法對空間進行分割,將其分為多個小空間,中間種植觀賞性植物,構成林蔭覆地的綠色通道。更多機會,就在四川生態農場聯盟?;ǖ貜V場內引種適宜當地生長的各色花果,由小到大組成漸變的不規則花臺。此區主要用于科普展覽,宣傳科普知識的同時不斷更新品種。
4.6科技示范中心
科技示范中心位于主入口西側,停車場南端,是整個園區的科技支撐系統,由組培中心、智能溫室、高性能溫室、種質資源圃及科學實驗、推廣示范基地組成。主要進行農林科學研究、科技開發、科技培訓、種質引進、改良示范推廣等工作,成為游人了解、參與、感受當今農林科技的場所。
5 結束語
本觀光采摘園,是一個集生態示范、科普教育、賞花品果、采摘游樂、休閑度假、生產創收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公園。更多機會,就在四川生態農場聯盟。它充分結合了現代農業生產和旅游業發展的特點,實現了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最佳切合,體現了人們向往自然,回歸自然的愿望和需求。它不但發揮出傳統觀光園潛在的優勢,還喚醒了人們對遺忘生活的記憶,還原人們親近自然、貼近農業的感受,并為今后同類農業生態莊園的建設提供思路和參考。